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区,作为国家“东数西算”工程八大枢纽节点之一,正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能源禀赋,将“绿电”优势转化为面向全国的“算力”服务,尤其在与京津冀、长三角等核心经济圈的产业协同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。
这一新型能源数字经济实践,为内蒙古自治区实现高质量发展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。
绿色能源:数字经济的“生命线”
数据中心作为算力基础设施,其最大的运营成本在于电力消耗。和林格尔新区通过独立的蒙西电网和电力多边交易体系,为数据中心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电价。目前,新区的到户电价约为每千瓦时0.33至0.36元,为全国最低价之一。这一优势对数据中心极具吸引力,因为电费通常占到其运营成本的60%至70%。
除了价格低廉,新区的电力供应还具备绿色和安全两大特点。
在绿色方面,目前,数据中心使用的绿电比例已超过86%,符合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绿电使用比例不低于80%的要求。新区还与华电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合作,建设了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绿色能源供给示范项目,旨在进一步降低数据中心用电成本,实现“绿电”的高效转化。
在安全方面,新区建有两座500千伏和两座220千伏变电站,并已形成“五路八回”的安全可靠供电系统。这种双路双源的供电模式可以为数据中心提供7天24小时不间断的稳定运行保障,是吸引众多头部企业落户的关键因素之一 。
算力枢纽:构筑产业发展的“新高地”
和林格尔新区已集聚了包括运营商、金融机构、国家部委和互联网头部企业在内的46家数据中心。目前,其算力总规模已达10.1万P,其中智能算力为9.6万P,位居全国八大枢纽节点前列。
为提升算力资源的交易与调度效率,新区正着力打造“算力超市”,并成立了由自治区政府批准设立的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,成为全区唯一的持牌数据交易机构。该中心去年10月开业以来,已挂牌数据产品600多款,累计实现交易额达6600多万元。
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不仅提供登记、确权、定价等服务,还与上海、广州等地的数交所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,共同引进优质数据产品。
跨区协作:打通东西部的“数字脉络”
为解决数据传输的时延问题,和林格尔新区正在打造“2520实验区”,通过与全国25个省会及直辖市的直达链路,实现了极低的网络时延,有效承接了东部算力需求。
目前,从和林格尔新区到北京的时延已降至4毫秒以内,到长三角地区的时延则在14毫秒以内。这种超低时延保障了远程计算结果的实时回传,使东部地区的人工智能等算力需求在和林格尔新区完成计算后,可将结果实时传回,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应用价值,让“东数西算”模式变得切实可行。
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曹占伟表示,和林格尔新区还与北京、芜湖、苏州、重庆等地建立了跨区域的多云算力监测调度平台,通过这一机制,有效连接了东西部的算力供需双方,实现了算力资源的跨区交易和高效调度。“这不仅是国家‘东数西算’战略的具体落地,也是新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生动实践。”
股票配资论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